中国人真的需要足球吗?每当国足输球时,诸如此类的评论总会出现。为什么14亿中国人找不出11个足球运动员?中国足球的症结到底在哪儿?这些熟悉又生涩的问题,我们好像也已经问了很多年,是因为成绩、经济还是体制?或许这些都只是最表象的东西。2016年前后,英超联赛开展了声势宏大的英超社区行动,其中包含了三大计划、13个分项目以及两大基金的支持,包括邀请英超明星到社区参加活动,通过提供装备以推动校园足球和草根足球发展,派遣专业教练深入社区进行技术指导等等。
在商业气息愈发浓重的英超联赛,这种不能提供商业收入的行动似乎有些令人费解。可只要你通过搜索引擎查找过任何五大联赛、球队、社区活动的资讯,你就会发现社区这个词对于欧洲球队的重要性。层出不穷的球迷活动、声势浩大的夺冠游行,不时举办的深入社区的公益项目。无论是五大联赛的精英球队,还是业余联赛的草根队伍,他们的足球似乎总是和社区文化关联。这当然不只是因为球迷长久的支持,更是因为足球本就来自群众,就如伟人说的,我们的文学艺术都是为人民大众的。绝大多数欧洲俱乐部都有工人或是社区的背景,比起成绩和资本,球迷和社区才是一家俱乐部的根本所在。
可对于中国足球来说,至少对过去十多年的中国足球来说,社区似乎并没有那么重要。球迷充其量只是球队的追随者,无力参与球队的任何决策。而没有真正社区基础的中足球,也像无根的扶贫,可以随意的被资本裹挟玩弄。即使广州队这样的足球霸主,也会因为恒大集团的出事而轻易没落,更多的球队则悄无声息的消散在了资本的浪潮里,或许是大连队,又或许是江苏队,也可能是重庆队。万幸的是在中国足球的黑暗时代里,社区足球的意识终于开始觉醒,于是我们看到了万人捐款的人民球队陕西联合,也看到了为重庆而战的重庆铜梁龙。从辅仁中学的青训少年到忠义夺冠的意气风发,当这群喊着为重庆而战的孩子成为重庆足球的最后火种,无数球迷从重庆的各个地方涌入了那一片不大的球场,其中不乏此前从未看过足球却被这句口号感染了路人。
2024年10月6日,铜梁龙在主场3比0战胜直接升超对手大连队后,一份特别的礼物被送到了俱乐部的基地。据了解,送礼的人是铜梁区小林镇的一名老师。2023年之前,他从未了解足球,是因为一次学校的活动被邀请观看了一场铜梁龙的比赛。然而,无论是现场热烈的氛围,还是那句为重庆而战的口号,都深深打动了这名普通的老师,他因此成为了重庆队的忠实球迷,几乎每一个能顺利抢到票的主场,他都会到现场为球队助威。而他送给球队的礼物则是一副用铜丝勾勒的球队吉祥物。这种用铜丝勾勒的画作是小林镇的特色铜丝画,距今已经有几十年的历史,是当地的学校传承。送给铜梁龙队的两幅画,是他和孩子们利用课余时间亲手勾勒上色的。送礼的理由也不是冠军和荣誉,只是为了感谢球队和球员们为了重庆而战。球队为球迷而战,球迷则献上最忠诚的追随者。或许比起资本,这才是一支足球俱乐部更需要的根本和底蕴所在。